网络连通性算法 网络定义 节点与支路的集合,该集合中的节点与支路的连接关系可通过一节点-节点关联矩阵A 充分表达: A=[aij]n ×n i,j=1,2,„,n 式中:aij=间有支路直接相连。与节点,当节点间无支路直接相连,与节点,当节点ji1ji0 n —网络节点数 连通性算法 理论算法: 称矩阵A 为网络一级连通矩阵,A2 为二级连通矩阵,„,An -1 为 n -1 级连通矩阵。 A2=AA=[a2ij]n ×n i,j=1,2,„,n 式中:a2ij= 相连。节点间有支路直接或经第与节点,当节点相连,节点间无支路直接且经第与节点,当节点k3ji1 3ji0k k =1,2,„,n ,k ≠i,j „„ An -1=个1nAAA =[an -1ij]n ×n i,j=1,2,„,n 式中: an-1ij= 个节点相连。,,,间有支路直接或经其它与节点,当节点个节点相连,,,,间无支路直接且经其它与节点,当节点221ji1 221ji0nn 矩阵An -1 的每一线性无关的行或列中“1”元素对应的节点均处于同一连通子集中。 实际算法: 若矩阵A 第 i(i=1,2,„,n )行元素与第 j(j=i+1,i+2,„,n )行元素中第 k 列元素 aik和 ajk 同为“1”,则第 j 行中的其它“1”元素均填入第 i 行的相应列中。结果矩阵A 第i 行中所有“1”元素对应的节点处于同一连通子集中。 数据定义 Nc—元件数 Nd—节点数 NOD(Nc,3)—每个元件的节点编号 i、j、k KND(Nc)—每个元件的种类(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线路、变压器„„) CNT(Nc)—每个开关元件的分、合状态(逻辑型,例如:合为“真”,分为“假”) NDS0(Nd)—每个节点初始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DS(Nd)—每个节点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CT0(Nc)—每个元件初始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CT(Nc)—每个元件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ST(Ns,3)—每个原始连通子集内[子集号,子集内节点数,子集内首位节点号] Ns—最大可能连通子集数 RA(Nd)—节点关联矩阵第 i 行,逻辑型 RB(Nd)—节点关联矩阵第 j 行,逻辑型 检验第k0 个连通子集的连通性子程序CNTS(k0) 初始化 IND=NST(k0,3) 取第k0 个连通子集的首位节点号 N=0 连通子集数置0 LOOP1 l=1,Nd l 从1 至Nd 循环 IF (NDS0(l)=k0), NDS(l)=0 第k0 个连通子集的节点l 的子集号临时置0 END LOOP1 连通性检验大循环 10 NSUM=1 节点关联矩阵“真”元素计数置为1 LOOP1 l=1,Nd l 从1 至Nd 循环 RA(l)=FALSE 第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