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辅警改革细则出台ﻫ辅警改革细则出台最新消息辅警是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通过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一起来看看2016年北京辅警提案改革细则。处境尴尬的协辅警身份终于在全国“两会”上被关注。来自农工党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最近递交了一份关于协辅警的提案,核心要义是为包括杭州10000多名协辅警在内的这个群体代言——“建议从国家层面来重视和加强对公安协辅警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位上过福布斯榜单的企业家,缘何“钟情”这个特殊的基层群体?事实上,王建沂还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以及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因为我家在富阳,也算是基层了。这个基层群体还比较弱势,所以特别关心。”定义为“辅助警力”的协辅警到底有多尴尬?一个细节可以表明,在公开的数据中,甚至查询不到国内这个庞大群体现在大致的人数。再举一个个例,去年9月,四川一大学生写信给当地政府官员,询问当了25年协警老父亲的“转正”事宜,而得到的回复是,“暂无从治安人员转为人民警察的政策,希望你理解。”这种境地,在王建沂所递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提案》中被指出了原因,“协辅警人员在性质上属于计划内临时工,多数协辅警实行劳务派遣制,现在协辅警队伍发展迅速,但经费保障来源不一,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协辅警工资采取“一刀切”,没有薪级制度和职级差别,也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只有通过完善立法,明确协辅警的法律地位和岗位职责,完善职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提升协辅警队伍的地位和社会形象,保障队伍的稳定性。”在经过对富阳、杭州两地公安机关深入调研后,王建沂给出这样的结论,“杭州现在大约有10000多名协辅警。当务之急是国家出台统一的协辅警管理条例和办法,包括具体的实施细则,如招聘解聘程序、晋级晋升机制、薪酬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他同时建议,将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纳入公安队伍的建设范畴,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的原则,统一招聘办法,严格招聘标准,把好协辅警“进入关”。同时,将公安协辅警经费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适度提高待遇,推行绩效考评,严格奖惩措施,提高协辅警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对协辅警“正名”的支持同样来自两会场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陈天本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在劳动法规中明确警辅人员是一个独立的、公安机关使用的辅助性工种,行为规范受法规严格限制。此外,在国家层面制定专门法规系统,解决警辅人员相关问题。“警辅人员着装可参考香港地区的做法,穿着同警察同样的警服,但不佩戴警号、警衔,或在警号、警衔方面予以明显区分。”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确保依法合理使用警务辅助力量,充分发挥其在协助公安民警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的招聘、管理、履行职责、保障监督等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警务辅助人员,是指依法招聘并由公安机关管理使用,履行本办法所规定职责和劳动合同约定的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的人员,主要包括文职、辅警两类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公安机关招聘从事膳食、保洁、保卫等工作的后勤服务人员,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群防群治性质的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不纳入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范围。第四条警务辅助人员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不能直接参与公安执法工作,应当在公安民警的指挥和监督下开展辅助性工作。警务辅助人员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相关法律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第五条警务辅助人员管理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公安部负责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宏观指导;省级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内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