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for use 環境管理体系 ─規範及使用指南(1996 年 9 月 1 日第一版)深圳市德信誠經濟咨詢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南路振业大厦 B 座 932 : 518008QQuuaalliittyySSaattiissffyy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前言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 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製定國際標準的工作通常由 ISO 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各成員團體假设對某技術委員會確立的項目感興趣,均有權參加該委員會的工作。與 ISO 保持聯系的各國際組織(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參加有關工作。在電工技朮標準化方面,ISO 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由技朮委員會通過的國際標準草案提交各成員團體表決,需取得至少 75%參加表決的成員團體的同意,才能作為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國際標準 ISO14001 是由 ISO/TC207/SC1 國際標準化組織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環境管理體系分委會員會製定的。本國際標準的附錄僅供參考。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引 言現在,一切類型的組織都越來越重視通過依據環境政策和目標來控制其活動、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的影響,以實現和証實良好的環境行為。之所以如此,是由於有關的立法更趨嚴格,促進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陸續出台,相關方對環境包括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也在普遍增長。““許多組織已經推行了環境 評審〞或 審核〞,以評定自身的環境行為。但僅靠““這種 評審〞或 審核〞本身,可能還缺乏以為一個組織提供保証,使之確信自己的環““境行為不僅現在滿足,將來也能夠滿足它的法律與政策要求。要使 評審〞或 審核〞行之有效,須在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內予以推行,並將其納入全部管理活動的整體。環境管理國際標準旨在向組織提供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要素,它們可與其他管理要求相結合,幫助組織實現環境目標與經濟目標。如同其他國際標準一樣,這些標准不是用來製造非關稅貿易壁壘,也不增加或改變一個組織的法律責任。本標準規定了這樣一個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它擬適用於任何類型與規模的組織,並適用於各種地理、文化和社會條件。它的運行模式如圖 1 所示。體系的成功實施有賴於各個層次與職能,特別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諾。這樣一個體系可供組織據以建立一套程序,用來設立環境政策和目標,實現對它們的一致,並向外界展示這種一致性;同時這一體系還可用來評定程序有效性。本國際標准的總目的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