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用嗓子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需要用到嗓音,且往往会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只用不养或只用不练,或者其他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本人作为一名教师,深感作为教师的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本人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提高教师嗓音质量和提供嗓音的保养方法方面出一些力。 - 一、教师的嗓音质量 - 教师在嗓音的运用上(与其教育方法不相关的),主要会遇到在音量和持久力上的问题,如果再能注意到口齿清晰、音色悦耳两个方面那就更好了。由于本课题的局限,现定义如下为教师嗓音质量良好的标准:教师的嗓音的音量要能使授课教室的每一角落都能听清楚您所讲的内容;在持久力方面要能够胜任每天 2 -3 节课的讲课任务。在此基础上追求咬字正确,吐字清楚和音色悦耳。 - 二、提高嗓音质量的策略 - 就目前情况说,教师在发声技术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正确的地方。要提高其质量首先要找到其错误的根源,设法纠正,并授其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以后,提高嗓音质量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一般来说,只要经过一段不算太长的时间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 三、影响嗓音质量的原因 - 1. 器官原因 - 由于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进行医学治疗而后再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 2. 发音方法错误 - A.呼吸方法不对 - 一般人说话最常采用的是胸式呼吸,而这种呼吸的优点是呼气的优点是呼气比较灵活,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气量小,呼吸器官参加的运动比较消极,最有活力和最能使呼吸、发音取得力量的横隔膜没有参加到整个运动过程中,从而失去了音量的支点。用这种呼吸常有讲响时感到胸闷,声带因为无适量的气流冲击而增加摩擦等现象。 - B.激起与呼气动作配合不当 - 激起(attack)时声带动作的配合是否正确是完成发音至关重要的一点,首先是呼气动作与声带靠拢的动作在时间上配合不当。声带先靠拢而呼气晚一步到达声门,则会造成喉部和咽部过分的紧张,使人感到虽然费力但仍旧说不响;若呼气先于声带的靠拢而通过声门,则会造成声音带“沙”的漏气的现象,持久力减退,发音效果不好,长期这样会引起声带充血发炎。其次是呼气动作与发声动作在力量上配合不当,呼气虽然能及时到达声门,但是力量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