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 .4 平面的换面法 教学内容:2.5.4 平面的换面法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换面的投影特征 教学重点:平面换面的投影特征 教学难点:有关点、直线 、平面的定位和度量问题 复习:平面的投影 新课: 一、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一般位置的平面或直线,在任何投影面上都不反映平面或直线的实形、实长。而与投影面平行时,却能真实地反映它们原来的形状和长度。由此得到启示,只要设法将空间几何元素相对于投影面处于特殊位置,就可方便地求解一般位置几何元素度量或定位问题。这时我们假设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保持不动,用新的投影面代替原来的投影面,使几何元素在新投影面上的投影对于解题最为简便,这种方法称为变换投影面法,简称换面法。 新投影面的设置必须遵循下例两条原则: 1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投影面体系中的一个不变的投影面。 2 、新投影面必须使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二、换面法的投影规律 点的换面法是其它几何元素换面法的基础。所以我们先对点进行换面。 根据选择新投影面的条件可知,每次只能变换一个投影面。变换一个投影面即能达到解题要求的称为一次换面。 例:变换V 面,即V/H→V1/H 如图,a、a′ 为点A 在V/H 体系中的投影,在适当的位置设一个新投影面V1 代替V,必须使V1⊥H,从而组成了新的投影体系V1/H。 V1 与H 的 交线 X1 为新的投影轴。由A 向V1 作垂线得到新投影面上的投影a1′ ,而水平投影仍为a 学生练习:变换H 面,即V/H→V/H1 小结;点的换面投影规律如下: 1、新投影与不变投影连线垂直于新轴(如aa1ˊ⊥X1 轴)。 2、新投影到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被替代的旧投影到旧投影轴的距离。 (如a1ˊax1= aˊax) 新投影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换面,每一次换面后的新投影面、新投影轴、新投影的符号加注脚1,第二次换面后相应的符号加注脚2。 三、直线在换面法中的基本类型 1、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 如图,AB 为一般位置线,如要变换为正平线,则必须变换V 面,使新投影HX1AXaVV1V1X1HHVXaa′a′aXaXaX1aX1a′11a′a′1面V1 面平行AB,这样AB 在V1 面上的投影a1′b1′ 将反映 AB 的实长, a1′b1′与 X1 轴的夹角反映直线对 H 面的倾角α 。 作图过程如下: (1) 在适当位置作 X1∥ab,标出 V1/H。 (2) 按点的换面法规律求出 a1′、 b1′。 (3) 连接 a1′b1′,则 a1′b1′反映实长,a1′b1′与 X1 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