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浸种催芽技术 在每年的播种时节,总有少部分农户由于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种子发酸发臭、出芽不好等问题。为了便于广大群众掌握浸种催芽关键技术,我们将较规范的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1 、晒种:早中稻种子储藏时间较长,在浸种前尽可能选晴天晒种 3 —4 小时或半天,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 、选种:要求用清水选种,浮出的秕谷捞出,不饱满的种子要充分利用,实行分别催芽播种,重点护理以培育出整齐键壮秧苗。如种子充足则不必利用半实粒种子。 3 、浸种、消毒:用清水洗净种子后,放入清水中先预浸 1 2 小时(预浸期间在要每隔4 -6小时左右换水一次,并洗净种子),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再用 3 0 0 倍(具体做法按强氯精说明书要求进行)强氯精药液浸种 1 2 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干净。洗净后继续放入清水中浸种 1 2 小时,最后捞起催芽。为提高发芽率,最好是采用日浸夜搁的间隔浸种法:即将上述的 3 个“12 小时”放在白天(从每天早上8 点至晚上8 点为浸种时间),夜间捞起不浸种。杂交稻因颖壳吻合不好,种子内淀粉又较疏松,吸水比常规种快,浸种时间过长,易发酸发臭,影响发芽或不发芽。因此,浸种时间要短,一般水温2 0 ℃以下时,浸种(含消毒时间在内)总时间约 3 6小时(即两个白天一个夜间)。晚稻播种期间气温与水温较高,用清水预浸 1 2 小时后再用3 0 0 —5 0 0 倍强氯精药水消毒 8 —1 0 小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捞起保持湿润的的情况下,经 2 4 小时左右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 、催芽:常规催芽时,把经浸种消毒的种子捞起滴干水后,用 35 —40 ℃温水洗种预热 3 —5分钟,后把谷种装入布袋或箩筐(盛装的用具能消水、保湿、透气即可),四周可用农膜与无病稻草封实保温,一般每隔3 —4 小时发一次温水,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 3 5 —3 8 ℃,温度过高要翻堆,经 2 0 小时左右可露白破胸,谷种露白后调降温度到 2 5 —3 0 ℃,适温催芽促根,待芽长半粒谷、根长 1 粒谷时即可。在催芽中要注意淋水翻动,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但在中稻区播种时,气温比早春播种稍高或较高,当谷种大量露白嘴时也可以播种,播种前把种芽摊开在常温下炼芽 3 —6 小时后播种。 5 、早稻催芽过程中的的异常现象的解决:高温烧芽(先用温水淘洗,重新催芽可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