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 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商业地理手册 》: 由 1889年苏格兰学者 奇泽姆 ( G. G. Chisholm) 出版 , 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 ,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 ,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规范性分析 : 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 , 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 , 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实证主义分析: 20世纪 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行为主义分析: 20世纪 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结构主义分析: 2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 ,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文化转向: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 :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 、关系 、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 、 制度主义 、 经济社会学、 女权理论等 。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 “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 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 (或初级产业 ),如农 、林 、 渔业和采掘业 ; 第二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