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体验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8.1体验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被教育界普遍接受。而且,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倡导的“以网络计算机为依托”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先导,掀起了语言教学研究的新热潮。但就目前我国现有的研究来说,众多研究多停留在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介绍,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的探讨以及倡导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很少涉及具体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更未涉及自主学习模型的深层次探讨,没有形成完整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体系,与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从研究的质量来看,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尚不全面。因此,我校,以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导向,在对自主学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体验式理念为指导,自行设计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8.1.1设计理念通过前面章节的论述,我们对体验式教学理念以及该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师角色和在体验式学习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等均有了较为详尽地了解。尤其在第四章我们对目前国外的一些较为成型的自主学习模型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发现虽然研究者所设计的模型各有不同,但有四点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首先,他们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的建构者;其次,所有的模型都认为,自主学习者应具有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认知、动机、行为和周围环境的潜在能力;再次,都有作为评价学习过程的目的,标准假设;最后,自主调解活动是个人、情境特征和真实成就的中介。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均以自主学习模型为依据,力求使自主学习由抽象走向具体。体验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的设计,参看了各类模型的共同特征,重新界定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环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课堂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调者、合作者、评估者和资源提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在体验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系下,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推断,并通过已有经验与新信息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从而扩展自身的知识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经验与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该模式充分重视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视语言教学是有意义的交际,尊重和重视学习者,力求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学习成为学习者实现自我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活动中起帮助、建议和引导的作用,为学习者学习服务。总之,该模式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相结合,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1.2模式分析本项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以语言教学“任务”为出发点,以可操控为原则,从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和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着手,设计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体验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自主学习能力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对其进行细微的层次划分相当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挑战,而模式设计又必须以可操控性为前提。因此,在模式设计中,我们参考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教育目标体系,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为出发点,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设定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即: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由抽象走向具体,从复杂中理出了条理。但我们说,布卢姆教育目标体系的内涵并不完全符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不能拿来而用之。因此,我们依据自主学习的特征,参考布卢姆的目标体系,设计如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在认知领域(cognition),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首先,要充分认识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任务目标,为什么要完成该任务,及如何完成该任务等。第二,要充分认识自己,即:自己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