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紫花苜蓿与土壤的相互影响摘要: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紫花苜蓿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紫花苜蓿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紫花苜蓿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紫花苜蓿为豆科类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 根系发达,能极大疏松土壤底部土层,改善土壤结构。根系生有大量根瘤菌,并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提高。关键字:土壤 紫花苜蓿 土壤养分 影响1.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紫花苜蓿的影响(1)土壤质地和结构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0.2mm)、细砂(~0.02mm)、粉砂(~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2)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能直接被紫花苜蓿根系所吸收。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紫花苜蓿的营养状况。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水分过少时,紫花苜蓿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紫花苜蓿有害的还原物质。(3)土壤空气 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紫花苜蓿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紫花苜蓿的生理功能。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紫花苜蓿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