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运动的空间范围很小,运动的速度极快。所以无法用描述宏观运动物体的方法来描述它的运动轨道,不能测定或计算出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绕核外作高速运动。 其意义是:①电子运动的区域不同各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各自在自己的区域中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各不相同的。 ②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相反离核远的能量高。也即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我们用电子层来表明离核远近区域的不同。 电子层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 电子离核由近到远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高低分层排布: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电子离核由近到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讨论: ① K、L、M、N 电子层上最多是可容纳的电子数有多少个? ②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几个? ③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什么? ④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的数目的关系是什么? ① 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n表示电子层的序数) K L M N 2 8 18 32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个,K 层只能是 2 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数目不超过 32 个。 ∴当 M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8 个 当 M 层不是为最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18 个 ③ 核外电子一般总是从能量低的内层逐步排列到能量最高的电子层里。 从 K 层————→Q 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 8(K 层为 2)的结构为稳定结构,∴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注: 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3、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电子式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电子式 电子式是表示微粒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化学式。通常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等符号表示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