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一)地理位理 沙河林场始建于1963年,位于阿城区东南部,距阿城区30公里。行政区划隶属阿城区交界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20″—127°13′27″,北纬 45°16′14″—45°25′56″。东部与小岭林场相邻,南部与五常市隔河相望,北部与亚沟、玉泉林接壤。本场东西 17.2公里,南北 18公里。 (二)气候条件 我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整个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南—西北方向狭长,坡度 10—22度,最大坡度 35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 250—600米。本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最高气温 34.9度,最低气温—35度,年平均气温 2.6度,年降水量 500—6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560小时,积温 2739度,无霜期为117天。 (三)社会状况 全镇有 10个村,50个自然屯,本场现有职工 66人,其中干部13人,内含工程技术人员 7名,总人口 182人。 (四)经济状况 沙河林场现有固定资产 128万元,年产商品材 2000立方米,年产值 168万元,年上缴利税 20万元,交通便利, 境内平均公路网密度达5.3米/公顷。 第二节 森林资源状况 全场施业区面积 698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 6911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577532立方米。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6711公顷,其中用材林 2035公顷,蓄积 189130立方米,防护林面积 4876公顷,蓄积 388402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164公顷,灌木林面积 21公顷,宜林地 11公顷,无林地73公顷。 第三节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从建场以来,共生产木材 62.24万立方米,森林采伐消耗蓄积 92.9立方米,封山育林 300公顷,更新造林 5400公顷。经过四十年的建设,现已具备年生产木材 2000立方米,造林 130公顷,育苗 50万株。 第四节 自然环境与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一)自然环境状况分析 根据 2008年省勘察设计院二类调查结果,我场林业用地面积 6911公顷,占总面积 98.9%,非林业用地面积 73公顷,占总面积的 1%。全场天然林比重大,占林业用地的72.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因,经过近年调整经营方式,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水上流失不严重,森林气候无大改变,环境状况良好。 (二)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我场的森林资源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其中重点公益林占的比重较大。从生态的角度,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蓄积的消耗量日趋增大,后备资源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