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下《母亲的恩情》教学案例 《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文章朴实语言中蕴涵的纯美意境,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因为朗读充分,感悟深化,学生在轻轻地吟诵中纷纷举起了小手。 李新诚:老师,我读懂了“慈母手中线”。“慈”就是慈爱,“母”就是母亲,“手中线”就是说手里拿着线在缝补衣服。 莫媛媛:我读懂了“游子身上衣”。“游子”就是指出门远游的人吧,“身上衣”是指他穿着母亲缝补的衣裳。 李芷卓:我读懂了“临行密密缝”。是说妈妈在儿子快要远行的时候连夜缝补衣服,一针针一线线,小心翼翼地。(边说边做缝补衣服的动作,有点激动) 王吴艺涵:我想帮马心悦补充一些。我想“临”就是靠近、将要的意思,“密密”看得出妈妈缝得很用心,妈妈对儿子的爱真令我感动。我还读懂了“意恐迟迟归”,就是说妈妈很担心儿子,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周海川:我觉得妈妈生怕儿子回来晚了。因为“迟”就是晚的意思,“迟迟归”就是晚回来。 (许多学生点头同意) 黄千城:老师,我读懂了“报得三春晖”。“报”是指报答,“三春”就是三月的春天,“晖”是指太阳的光辉,连起来就是说要报答太阳的光辉。 从开始到现在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可等黄千城说完以后却无人继续举手了。我环视了教室一圈学生们仍然无语。 师:看来这句“谁言寸草心”有点难度,我来说吧!(停顿)不好,刚才的诗句都是小朋友们自己理解的,很有道理。我们不要破例,好不好?谁同意勇敢的来尝试一下。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过了一会,有两只小手举了起来) 韩京树:我想这句的意思大概是说有谁能够理解小草的心思呢? 师:是啊,谁知道小草的心思呢? 生:小草想要报答太阳的恩情。 师:那小草报答得了太阳的恩情吗? 生:不 师:是吗?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书上说,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有道理,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指名读,齐读) 师: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谁言游子心呢?(我一时想到了这样一个拓展训练) 生:报得母亲情 生:报的母亲恩,更好! 生: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