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5年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1/8
2025年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2/8
2025年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3/8
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答案《1》 《文论专题》作业 1 一、填空题 1、譬喻 6、才 联想 2、社会作用 教化功能 西湘记 8、立主脑 审美情感 减头绪 3、继承 革新 4、余味 滋味 韵味 5、诗辨 7、水浒传 脱窠臼 宋元戏曲考 密针线 中国小说史略 9、这段时间被视为王国维学术人生的文课时期 二、简答题: 1、简要说说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言”和“意”的关系,在庄子看来是“言不尽意”。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天道》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庄子·秋水》 庄子在这两段话中都谈到“言”和“意”的关系。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时, 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异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道”,但毕竟可以把握到某些细微之 处,即其“精”者;而“言”和记录言的“书”,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 (“书”)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 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体现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 脚的工具罢了。这就是后世文论中著名的“言不尽意”理论的源头。 2、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像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 本内容。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味”说。 “江岭之南,但凡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 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有所乏耳。”以比方来说诗,认为作为诗歌的原始材料或咸或酸均有 味,而只有诗歌才具有“醇美”之味;“醇美”之味来源于咸酸而又有别于咸酸,“醇美”之味在咸酸之 外,比咸酸更高级更美妙。这种“醇美”之味,又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韵外之致”,即强调在语言方面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说诗歌创作要比它的语言自身 具有更为生动、深远的东西,艺术性语言展现一种启示性、隐喻性的态势,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与回味 的余地。所谓“味外之旨”,不仅规定诗歌语句精美,并且规定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 的东西。就是说不要停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电大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