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1 3 第二章 乐段的类型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乐段的含义及其组成关系。由于乐段内部次级结构(动机、乐节、乐句)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它们之间组合关系的多样性,那么,乐段类型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乐段的分类,角度不同,分类的方法也不一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结构方面:即从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上分类。 1 、一句体乐段:即一首完整的歌曲是有一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这种结构比较少见,常见一些民歌中。 如:《酸枣刺》,单句体乐段,由两个乐节构成,第一个乐节分为两个动机。 四川民歌《划龙舟号子》(庞 4 1 ) 湖南民歌《要嫁妆》(庞 4 1 )。 2 、二句体乐段:即乐段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 如《牧歌》,这是一首两句体乐段的歌曲,分上下两句。 如《绣荷包》山西民歌(冯 1 4 8 ),两句式的单乐段结构,材料不同,对比式乐段。 如《一心向着毛主席》(庞 4 1 )(山西民歌),这是一首两句体乐段的歌曲,分上下两句。两句材料基本相同,叫平行式乐段。 歌曲的每乐句小节数相同,并且每一乐句的小节数均为偶数(2 、4 、8 ,不包括 6 ),乐句数也为偶数(2 、4 、8 ,不包括 6 ),这样的乐段属于方整性乐段。 不具备方整性条件的乐段叫非方整性乐段。 《嘎达梅林》:四句歌词,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在那遥远的地方》 3 、三句体乐段: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从方整性来看,三句体乐段都属于非方整性的乐段,因为乐段的乐句数为奇数。 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三句体: 第一句: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 第二句:共产党领导的崭新的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 第三句: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这是一首独立的一部曲式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材料运用是混合型的,即有相同材料,又有对比材料,如前两句的头部材料相似,为平行关系,后一句使用对比材料。 河北《放风筝》(冯 1 5 2 ),三乐句单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为一对上、下句,第一句运用衬词扩大句幅,第二句唱两句歌词节奏压缩,形成与第一小节相同的句幅(8 小节),第三句的前半部分使用衬词,后半部分重复第二句的后半部分。 云南《绣荷包》(冯 1 4 9 ),三句体乐段,第一二句是上下句,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变化重复。 如《大烟袋》(庞 4 1 ),歌曲应用补充的手法,使歌曲结构成为三乐句的平行式乐段。1 、2 句材料材料相同,3 句运用分裂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