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坦厂中学高考神话的背后 生源多为二三流学生的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高考录取人数近年大幅提升,背后是学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的生活和教师、家长的巨大压力 6月 5日清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传来鞭炮声。 房东老王挂起长长的鞭炮,20名高三学生和陪读家长都站在院里,看着鞭炮噼啪作响,脸上是感激的笑容。 “祝你们高考顺利,马到成功!”老王祝福道。 7点,45辆豪华旅游大巴停在操场上,将把考生们送到各考点。今年毛坦厂中学有 7200名学生高考。 8点 08分,鼓乐声中,车队出发,警车开道,学校门前的学府路人山人海。学府路与新大街交会处的小广场上放着一挂千米长鞭。车队到达时,鞭炮齐鸣。 这就是毛坦厂镇特有的“送考节”。镇上一位经营烟花爆竹的老板讲,过去每年送考要放掉两三万元的烟花爆竹。 送考车队走远,小镇里一棵百年老树前依然香火缭绕。这棵古树本位于学校东北角围墙内,一炷炷黄色的“状元香”在风中忽明忽暗,下面是一米多高的香灰。 一切皆缘于镇上有一所不断演绎高考升学“神话”的中学——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以下简称毛中),藏在山沟里的省级示范高中。 事实上,从毛中走进高校的并不是尖子生,而且二三流学生。 2 这神话传开后,安徽省内甚至周边省份的考生纷纷涌向毛中,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镇”。5月 29日,记者来到这里踏访。 学生之累 每天近16个小时 坐在课桌边 很多人刚来时都想离开,甚至出现过高三学生自杀事件 “这里的学生都是死背书,老师主要抓基础,没有尖子生,老师也不比省城的老师好。” “毛中教学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题海战术。”几位毛中高三复读生告诉记者,当毛中的学生非常苦。 有学生形容自己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一张从 6:20至22:20的作息时间表将学生的活动限定得死死的,每天 5点多起床,23点以后才能睡觉,没运动,没娱乐,只有书本讲义,每天近16个小时坐在课桌边,坐得屁股疼,没有一天能睡够。 每周只休周日下午,高三学生,双休日就是考试,无论大 考小考都排 名,在班 里张贴 光 荣 榜 。 毛中一些 学生说 ,很多人刚来时都想离开,甚至出现过高三学生自杀事件。《 安徽商 报 》 2007年 12月曾 报 道 过:当年 10月 24日,一位高三女 生自杀,11月 11日,又 一位高三男 生自杀。家 长 认 为是因 为学习 压 力 过大 ,但 校 方 认 为是家 庭 原 因 。 毛中还 有几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