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础)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系(部): 土木工程系 实习单位: 山东交通学院 班 级: 测绘 0 8 4 学生姓名: 田忠星 学号 ********* 带队教师: 夏小裕﹑周宝兴 时间: 1 0 年 1 2 月 1 3 日 到 1 0 年 1 2 月 1 9 日 山东交通学院 2 目录: 1.摘要 P3 2.概述 P3 3.水准网间接平差程序设计思路P3—P4 4. 平差程序流程图 P4—P6 5. 程序源代码及说明 P7—P23 6. 计算结果 P23—P26 7. 总结 P26—P27 3 一:摘要 在测量工作中,为了能及时发现错误和提高测量成果的精度,常作多余观测,这就产生了平差问题。在一个平差问题中,当所选的独立参数 Xˆ 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数 t时,可将每个观测值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就是间接平差。 二:概述: 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是对水准网进行间接平差,在输入数据后依次计算高程近似值﹑误差方程和平差计算。 三:水准网间接平差程序设计思路 1.根据平差问题的性质,选择 t个独立量(既未知点的高程)作为参数 Xˆ 2. 将每一个观测量的平差值(既观测的高程差值)分别表达成 3.由误差方程系数 B 和自由项组成法方程,法方程个数等于参数的个数 t ; 4. 解算法方程,求出参数 Xˆ ,计算参数(高程)的平差值 Xˆ =X0 + xˆ ; 5.由误差方程计算 V,求出观测量(高差)平差值 6.评定精度 单位权中误差 VLLVLL 4 平差值函数的中误差 四:平差程序流程图 1 . 已知数据的输入 需要输入的数据包括水准网中已知点数﹑未知点数以及这些点的点号,已知高程和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程序采用文件方式进行输入,约定文件输入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已知点数﹑未知点数﹑观测值个数 第二行:点号(已知点在前,未知点在后) 第三行:已知高程(顺序与上一行的点号对应) 第四行:高差观测值,按“起点点号,终点点号。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的顺序输入。 本节中使用的算例的数据格式如下 2 ,3 ,7 1 ,2 ,3 ,4 ,5 5 .0 1 6 ,6 .0 1 6 1 ,3 ,1 .3 5 9 ,1 .1 1 ,4 ,2 .0 0 9 ,1 .7 2 ,3 ,0 .3 6 3 ,2 .3 ,ˆ 20sunPVVrPVVTT.ˆˆˆ0ˆQ 5 2,4,1.012,2.7 3,4,0.657,2.4 3,5,0.238,1.4 5,2,-0.595,2.6 2.平差计算过程 (1)近似高程的计算。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