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文地质参数求取的试验方法 水文地质试验(hydrogeological test)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在现场测定水文地质参数和了解地下水运动特征及其规律的各种试验工作。包括抽水、注水、压水、渗水、管井回灌、连通和弥散试验,以及流向和流速测定。 抽水试验 从钻孔、井或泉中抽取地下水,测定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历时变化的试验。通过抽水试验,可以确定出水量与水位下降的关系和该抽水点的最大出水量与降落漏斗半径;判定地下水运动的性质和地下水与地表水或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利用抽水试验资料可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抽水试验按地下水的稳定状态可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按有无观测孔可分为单孔抽水试验和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按试验段揭露含水层的程度可分为完整井抽水试验和非完整井抽水试验;按抽水井与多层含水层的关系可分为分层抽水试验和混合抽水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干扰孔抽水试验和开采抽水试验。 试验开始前要测量静水位,以确定地下水的初始状态;停止抽水后要观测恢复水位,根据恢复水位可大致判断出水量是否超过补给量,并能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为保证抽出的水不渗回试验地段,影响试验质量,抽出的水需排至影响范围以外。 稳定流抽水试验 要求水位和出水量都达到稳定的抽水试验。确定的标准是,出水量和水位(单孔抽水为抽水孔水位,带观测孔的抽水为观测孔水位)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无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抽水孔的水位最大降深,承压水一般不超过压力水头,潜水一般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1/2。抽水的稳定延续时间一般为 8~24h。试验过程中,要及时绘制出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历时曲线,即 Q– 2 t和S–t历时曲线(图1);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即Q–S曲线(图2);单位出水量与水位降深关系曲线,即q–S曲线(图3)。 3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保持出水量(或水位)稳定,观测水位(或出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抽水试验。当抽水区域内不能得到足够补给水量时,抽水势必引起水位降落漏斗的逐渐扩大,直至达到补给边界;只有当增加补给量或减少排泄量,使补给量与包括出水量在内的排泄量达到动态平衡后,漏斗才趋于稳定。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利用这个稳定态,也可求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以达到满足分析资料的要求为止,一般以水位降深S(潜水为Δh2)– logt关系曲线达到拐点后趋于水平或足以计算参数时停止。试验过程中,及时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同一孔水位降深与时间(S– logt)、同一时间不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