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1.1 本节课地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 1)第 2 章第2 节的教学内容。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知识体系看,本节课地位如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本章第一节)(承上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启下载体蛋白、酶、抗体等知识1.2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氨基酸及其种类(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点)、蛋白质的功能三个知识块组成。从内容设置上看,教材通过问题探究、思考讨论、与生活的联系等环节结合图文形式来展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过程。充分贯彻了“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大课程理念。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2 能力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3 情感目标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3 学情分析在上一节中学生对于蛋白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高一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跨度很大。例如,学生对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理解较难,不知道一 NH2 和-COOH,易把氨基(一 NH)写成(-NH);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和肽链形成时的氨基酸数、肽键、脱去的水分子数三者的关系,肽链中至少含有几个羧基、几个氨基的计算等知识点也很难理解掌握。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是本节课的关键。4 教学策略与手段4.1 利用“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的知识;4.2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功能;4.3 图文结合,探究教学。5 教学思路本节课是以“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理念为基础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 3 个探究活动,列举如下表:探究问题提供的材料学生活动探究结果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教材上四种氨基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