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中国环境规划院 李云生 2004.5 • 基本涵义 • 计算模型 • 计算步骤 • 校核方法 第一部分 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 容量涵义 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 •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 •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 • 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 • 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 • 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 • 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 • 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 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 • • 第二部分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 1、流域概化模型 • 2、水动力学模型 • 3、污染源概化模型 • 4、水质模型 1 、流域概化 •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 、水动力学模型 • 最枯月设计条件 • 1 、满足节点平衡方程 • 2 、满足沿程连续方程 河流径流量沿程概化 河流流速沿程概化 3 、污染源概化模型 • 污染源沿程位 置 概化 • 污染源源强 概化 • 1、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 • 2、距离较远并且排污量均比较小的分散排污口,可概化为非点源入河,仅影响水域水质本底值,不参与排污口优化分配计算。非点源的范围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城市径流、矿山径流和农田径流等 5 个主要方面。 • 年排放量 t/a: • 季变化系数,季污染负荷 • 月变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