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 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 课时) (说课稿) 尊敬的: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三章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 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和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是应用了本册数上一章化学平衡原理,探讨了水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兼有之;水的电离是对本章第一节课的延续,它的电离过程的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通过第一节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并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这为本节课探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 知道水的离子积的含义及表达式; 2 . 学会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的相关简单计算; 3 . 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 1 . 通过水的离子积的计算,提高学生的有关计算能力; 2 . 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电离平衡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从生活出发学化学,体验化学对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同意的和谐美和“此消彼长”的动态美。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难点是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即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