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种植与收割 综合实践课 组织单位:X X X 小学 组织人:陆婷 实施年级:六年级 一、 课题的提出 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以食为天,大米作为我们中华民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然而,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觉间曾经最令我们引以为傲的种植水稻技术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特别是当今的小学生,对家乡的种植水稻技术的了解严重缺失,他们对大米的由来了解甚少,更无法体会农民伯伯种植水稻的不易,进而出现了粮食的浪费。为了减少这些现象,我专门设置了本课题的学习。 二、 活动目标 1、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小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民伯伯种植水稻的辛苦,进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粮食,不浪费粮食。 2、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种植、收割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陶冶热爱家乡甚至是爱国情操。 三、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水稻的种植与收割的方法,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杜绝浪费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的能力。 四、 活动时间 3 月至 6 月,历时三个月的时间。 五、活动过程设计 (一)了解水稻的历史 活动目的: 1 、 了解水稻的起始、水稻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 、 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养学生调查、观察思考的能力; 3 、 让学生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过程: 小组分工:(1 )起源和产期;(2 )品种演变; (3 )栽培技术; (4 )耕作制度 (1 )起源和产期 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向长辈询问、查阅有关书籍、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有关水稻的起源和产期的资料。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收集整理资料与与人沟通的能力。学生学到水稻发展的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内容:A、向长辈询问水稻的产期并整理成文字。 B、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水稻的起源并摘录重点句子。 C、上网查找水稻发展变化的图片并了解演变的原因。 (2)品种演变 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了解到水稻品种的演变,知道现在保存的水稻品种约有 3 万多种,它们都是几千年来变异选择的结果。并让他们做一个有关水稻的旧品种与新品种的异同、优劣。培养了他们的收集与分析能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