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1/9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2/9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3/9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 一、什么叫做汉语音韵学?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其中的“音”“声”都指声母,“韵”对“音”“声”而言,指汉语单字音节中除了声母之外的部分。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单字音节的读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及其历史变化的一门学问。它是中国传统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音韵学的产生与兴起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始终有效地为人们服务。但是,汉字一直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难写难读是它的特点之一。自古以来,识字就是学童们在校学习的重要课程。据《周礼》记载,那时的孩子“八岁入小学”,要学六门课,其中之一就是“六书”。什么叫做“六书”?《周礼》没有作说明。不管汉代的郑众、班固和许慎怎么解释,总该不是教几岁的孩子去造字,而应该是教他们识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到,当时的法律 规 定 ,“学童十 七 以上始试 ,讽 籀 书九 千 字乃 得 为吏 ”。今 天 通 行 的《新 华 字典 》包括异 体字在内 才8500 个 字,一般 的大 学生都不能 全部认 识,可 见 汉代对青 年 们识字的要求 很 高 。而不论 是周代的《史籀篇 》也 好 ,秦 代的《仓 颉 篇 》、《爰 历篇 》、《博 学篇 》也 好 ,还 是汉代的《训 纂 篇 》、《凡 将 篇 》、《元 尚 篇 》、《急 就篇 》和《滂 喜 篇 》,都是古代用 来整 理 和规 范 汉字的识字课本 。 识字既 要辨 别 字形 、字义 ,更 要辨 识字音。语音是一发 即 逝 的 1东西,加之古代书写工具落后,所以只能口耳相传。要想传播得远一些、久一些,就要给汉字注音。最早的汉字注音法是譬况法,由于声音是很难进行书面描述的,因此只好将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动作和状态进行描写。到了汉代,人们开始用同音字来注音,即所谓直音。到了汉代末年,人们发明了反切注音法,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有了反切法,就可以为所有的汉字注音了。反切法的产生,导致了韵书的产生。从此,音韵学开始从小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为着识字,特别是为着当时文学创作的需要,南北朝时,人们编制了许多韵书。而随着隋朝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统一,陆法言的《切韵》刊行以后,那几十种韵书都逐渐销声匿迹,一本也没有流传下来。唐代以后,历史上各个 时期 都编制了一些韵书。这些韵书既 可能是反映 了某 一时期 通 语 的语 音状态,也可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展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