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_第1页
1/9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_第2页
2/9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_第3页
3/9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 岩金矿矿化控制因素初探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 岩金矿矿化控制因素初探 草林、黄坑地区位于江西省遂川县西南部,我队自 87 年开始,先后在这些地区开展了金矿区调、普查等工作,发现了岩金矿点多处,如:大路面金矿点、锡坑金矿点、源坑洞金矿点、密石坑金矿点等。现结合所得资料,对该区金成矿控制因素作初步探讨。 一、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珠田—左安断裂带的北西侧(见图1)。 区内基底出露有寒武系中统高滩群(∈2gt)、上统水石群(∈3sh)和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O1j)浅变质岩系,走向290°-340°,倾向SW 或NE,倾角 17°-35°;盖层为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沉积 碎 屑 岩 ,走向NW340°-NE3°, 倾 向SW 或 NW, 倾 角 18°-36°,其不整合于基底地层及花岗岩之上。 产出的花岗岩岩体为加里东晚期第一阶段混染型二长花岗岩(η γ 32-1),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 区内出露的褶皱有横店倒转向斜,其轴向北西,轴面倾向南西,核部为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地层,两翼均为寒武系中、上统地层,属基底褶皱。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其次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横切各时代地层和花岗岩类岩体,主要 断 裂 有珠 田 — 左 安 断 裂带 ,其 走向40°-50°,倾向NW,倾 角 65°-78°,长 几 十 公 里 ,宽 4-15m 不等,性质在区内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带,具有多期次活动特点。为区内的导矿构造。北西向断裂构造主要位于北东向断裂的北西侧(上盘),较北东向断裂构造小。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及褪色蚀变。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东西向断裂构造多见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的上盘,如黄坑一带,表现为硅化破碎带,主要充填构造角砾岩和石英脉。长20—400m ,宽0.5—2.0 m ,产状:90°/N∠80°。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发育,密石坑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二、矿化特征 (一)金矿(化)点分布 本区金矿(化)点主要分布在北东向区域性断裂和次一级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金矿(化)点主要产于北西向断裂构造中。草林地区含矿围岩为寒武系浅变质岩,离二长花岗岩体 1—3km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黄坑地区金矿化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