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 任务一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学习目标 (1) 叙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2) 识别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 1. 润滑系统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1).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4).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6).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 7).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2.摩擦的本质 摩擦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作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分子结合与机械啮合所产生阻力之和。 机械啮合:在两接触面上凹凸不平的谷峰之间,互相的机械啮合运动也会产生一种阻力。 摩擦生热:摩擦产生大量热量。 摩擦 3.润滑机理 润滑: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两相互接触物体的摩擦面上,形成油膜,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常用的润滑介质,润滑油和润滑脂,发动机内多用润滑油。 完整的油膜:边界油膜和流动油膜。 边界油膜:由于润滑剂供应不充足,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由润滑剂与金属表面发生静电吸附形成油膜,如图6-2 所示,边界油膜很薄(0.1~0.4μm ),但在一定条件下能承受一定的负荷而不致破裂。发动机静置之后润滑系统会在机件之间建立边界油膜。 边界油膜 流动油膜:在两个边界之间的油膜。油膜可能将两个摩擦面完全隔开,使两个零件表面的机械摩擦转化为油膜内部分子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两个零件的摩擦和磨损,达到了润滑的目的,这也是最理想的润滑方式。 液体流动油膜 油膜的对比 二、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