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的作业条件 1 .有齐全的技术文件和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2 .进行场地整平至要求标高,按施工要求拆迁区域的障碍物,如房屋、电线杆、树木及其他设施,清除地面下的埋设物,如地下水管道、电缆线及基础、设备基础、人防设施等。 3 .施工现场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临时便道及排水沟,同时敷设输降管、排泥管、挖好水沟,筑好围堤,搭设临时水泵房等,选定适当的弃土地段,设置沉淀池。 4 .已进行施工放线,在原建筑物附近下沉的沉井应在原建筑物上设置沉井观测点,行沉降观测。 5 .各种施工机具已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现场电源及供气系统应设双回路或备用设备,防止突然性停电、停气造成沉箱事故。 6 .对进入沉箱内工作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并在现场配备医务人员。 5 .1 沉井的制作有一次制作和多节制作,地面制作及地坑制作等方案,如沉井高度不大时宜采用一次制作,可减少接高作业,加快施工进度;高度较大时可分节制作,但尽量减少分节节数。 制作工艺流程 2 .分节高度的确定 当沉井高度不大于时,应尽量采取一次制作下沉,以简化施工程序,缩短作业时间。如高度和重量都大,重心高,如地基处理不好,操作控制不严,在下沉前很容易产生倾斜场地平整 定位放线 开挖基坑 夯实基底 抄平放线验线 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抽出垫木或拆砖垫座 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 支刃脚、井身模板 铺砂垫层、垫木或挖刃脚土模 这时应采取分节制作,每节制作高度的确定,应保证地基及其自身稳定性,并有适当重量使其顺利地下沉,一般每节高度以 6—8m 为宜。每节下沉时应计算下沉系数,保证顺利下沉。 3.基坑开挖 (1)沉井一般采用地坑制作,采用地坑制作作法可减少沉井的高度,同时也减小了沉井的施工高度,给施工带来便利。 (2)地坑开挖的深度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开挖的土方量综合考虑,确定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开挖深度。 (3)根据基坑的大小来确定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时一般预留 200m m 厚土方,用人工清除,以免扰动地基土体。外围应留出 2000—2500m m 工作面,以便搭设脚手架及混凝土灌注施工,也便于沉井接节施工。如地下水位较高则还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基坑上口设置挡水坝 。 (4)基坑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质类别而定,对黏土粉质黏土放坡系数宜取 0.33—0.75;对砂卵石类土放坡系数宜取 0.5—0.75;对软质岩石放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