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_第1页
1/15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_第2页
2/15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_第3页
3/15
1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3120122 建议课时数:94 学分:5适用专业:中药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中药鉴定技术、实用中药化学、中药炮制技术一、前言1.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考取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保管员、中药净选润切员、中药种植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也为学生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鉴别、质量检验、中药购销、中药调剂等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识别药用植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将与后续课程《中药鉴定技术》、《实用中药化学》、《中药炮制技术》等知识、技能的衔接灵活、自如。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而设置,打破了以药用植物学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培养药用植物的识别技能为核心,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实践任务的过程中理解药用植物学中的基本概念,认识更多的植物,从而掌握中药专业所需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职业能力。该课程内容是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鉴别和检验岗位职责和任务为基础,结合中药材种植员、中药购销员、中药检验工、中药调剂员和中药炮制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对药用植物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按照由微观到宏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对达到识别药用植物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进行整合、序化,从而设计出四个项目,即药用植物显微结构识别技术(24 学时)、药用植物器官识别技术(20 学时)、药用植物种类识别技术(20 学时)和药用植物野外实习(30 学时),包括18 个任务,总课时为 94 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不断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2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含义、性质和特点及其与本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联系。(2)理解植物细胞组成,掌握细胞后含物的各种类型及其鉴别方法。(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保养方法。(4)理解植物组织类型,掌握各种组织在植物体中的存在部位、类型及其功能。(5)掌握根的形态特征、类型及其变态。(6)掌握茎的形态特征、类型及其变态。(7)掌握叶的形态特征、类型及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