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支架计算书 1.1荷载的计算 已知盖梁高度为3.3-2.9m,混凝土容重为2.6KN/m3, Q1=3.3×2.6×10=85.8KN/㎡, Q2=2.9×2.6×10=75.4KN/㎡, 模板自重取值为混凝土自重的20%。 Q3=Q1×20%=17.16 KN/㎡, Q4=Q2×20%=15.08 KN/㎡, 施工活荷载:人和机械荷载取值为Q5=2.5kPa。集中荷载F=2.5kN。 荷载组合: 集中荷载P=F×1.2=2.5×1.2=3kN。 Pymax=Q1×1.2+Q3×1.2+Q5×1.4=127.05KN/㎡. Pymin=Q2×1.2+Q4×1.2+Q5×1.4=112.08KN/㎡. 1.2盖梁底模的计算 1.2.1盖梁底模竹胶板计算 采用 15mm的竹胶板做底模,竹胶板下背肋为10×10cm方木且布置间距均为30cm,背肋下面分配方木为15×10cm方木且间距为60cm。 由前面 1.1节所计算总竖向荷载转化成线均布荷载q=pyMAX×0.6=127.05×0.6≈76.23KN/m。 在计算时,考虑到模板的连续性,则按照连续梁(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 1-3所示。 q 图1-3 模板计算简图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3考虑模板连续性的最大弯矩公式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Mmax=q×L2/10=55.372×0.32/10≈0.686KN.m 由于选用的是 15mm厚的竹胶板,计算长度按照 60cm考虑,其截面抵抗矩w=b×h2/6,其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w=b×h2/6=600×152/6=22500mm3 σ =Mmax/w=6.86×105/22500≈30.49MPa 通过以上计算,σ =30.49MPa<[σ ]=50MPa,其中 50MPa为混凝土模板用竹胶合板物理力学指标中(竹胶板在湿状、横向的容许应力)静曲强度最小值,则底板模板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现场必须配备[σ ]=50MPa,15mm厚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3考虑模板连续性刚度验算公式w=q×L4/(128×E×I),其计算过程如下所示。由混凝土模板用竹胶合板物理力学指标中(竹胶板在湿状、横向的弹性模量)查得弹性模量最小 40000MPa。根据竹胶板的截面形状,则惯性矩I=b×h3/12=600×153/12=168750mm4,挠度计算如下所示。 715.01687504000012830023.7612844maxIElqw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 w=0.715mm<[w]=L/400=300/400=0.75mm,则底板模板的刚度满足使用的要求。 1.2.2 底模背肋和分配梁的计算 1.背肋的计算 背肋采用的是10×10cm的方木,方木在底板时承受最大荷载。由 1.1节中所计算底板的最大荷载转化为背肋上的线性荷载 q1=127.05×0.3≈38.115kN/m,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松木的容重为 6kN/m3,方木的自重为 q2=r×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