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1苏教版必修五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1苏教版必修五_第1页
1/3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1苏教版必修五_第2页
2/3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1苏教版必修五_第3页
3/3
咬文嚼字[教学目的]1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2 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3 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4 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教学重点]1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①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② 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③ 评价作者观点。2 写法揣摩① 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② 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教学方法]自读,理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熟悉典故及词语。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在大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并借鉴一些文章的写法,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二、解题1 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教师口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 ,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先生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2 让学生明确本文论题是“咬文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而其论点要在文章中求取。三、研习课文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 本文共 8 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② 在理清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中心论点。2 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第 1 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 2 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 3 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 4 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 3 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单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1苏教版必修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