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IPSAN)挂载Windows 和Linux测试过程 测试设备型号:同有iSUM420G3,插入6 块1T SATA 硬盘。 步骤: 1. 设置IP-SAN 2. 配置Windows/Linux客户端 一、设置IP-SAN 通过IE 输入IP-SAN 管理口IP,192.168.0.200,用户名Administrator,密码:password。 (1)创建磁盘阵列。 (2)创建逻辑驱动器(可创建多个,下图:LD0、LD1、LD2 为SAN 驱动器,LD3 为NAS驱动器)。 创建NAS 驱动器 (3)LUN 映射(点左边树的“存储服务”节点) (NAS 驱动器好像不用手动配置映射,自动设置好了) ------至此,iSCSI 方式挂载设置完毕。 (4)NAS 配置 创建NAS 用户 在协议控制中可以启动所需的服务(若启用NAS,配置Windows(CIFS)协议即可): 文件共享中可设置共享文件夹。 (此时windows 客户端直接用\\192.168.0.201 访问共享目录即可) 二、Windows/Linux客户端设置 1、WinXP/2003 中连接iSCSI 需要安装iSCSI Initiator(从微软网站上下载最新的,如Initiator-2.08-build3825-x86fre.exe)。 安装后启动: (1)在Gereral 中设置启动器名(Initiator Node Name)。※ 必须与 IP-SAN 里面配置的启动器名一致! Window s iSCSI Initiator 中的Initiator Node Name 必须与之对应! (2)Discov ery 中输入IP-SAN 数据口IP。 也可以点 Adv anced 设置相关信息: (3)在 target 页面中连接。 (4)在Window s 管理→磁盘管理中可发现新的磁盘。(注意WinXP 下无法挂载2T 以上的驱动器,因此如果IPSAN 里设置的驱动器大小超过2T,XP 磁盘管理将无法发现新磁盘!)。 上面的磁盘分区类型为GPT 磁盘,可转换为MBR 磁盘(最大分区为2T)。 转换为MBR 磁盘后的效果: 也可以再次转换为GPT 磁盘。 之后可以任意分区了: 2、Win 7/2008 中连接iSCSI Win7/2008 下无需安装iSCSI Initiator,系统已带:在开始菜单搜索程序框中输入iscsi 即可找到“iSCSI 发起程序”。 在目标中直接输入IP-SAN 数据口IP 地址,其他操作跟XP 类似。 3、Linux 中连接iSCSI (Red hat linu x 5.5) ※ 安装Linu x 时必须选中“开发”和“服务器”选项,避免个别组件缺失。(至少保证服务器被选中) 详细安装方法参考我的另一个文档“Redhat linu x 挂载 IP-SAN(iSCSI)”。 拷贝文件速度测试: (1)iSCSI 方式 Windows2003,采用直连方式(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