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4_第1页
1/6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4_第2页
2/6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4_第3页
3/6
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把握字音及词义。2.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3.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过程和方法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正义、良知;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展现了一个作家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学习本文,应学习作家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生。教学重点重点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精彩,充溢着浓浓的情感,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借声音传情,充分融人文章的氛围中,深切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襟。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揣摩语言,教师须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替换法、设问法深入理解句意.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助读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2/7[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文意,读出情感;把握文章大意,体味作家的思想感情;揣摩语句,理解文章丰富的意蕴。[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请同学翻到课本前面的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二、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多媒体显示雨果画像、圆明园建筑。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 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 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