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根据王俊标准化全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录像整理 一、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包 二、 “王氏手法”技术特点介绍 1、王氏手法。 独创的吸引器与电凝钩同时经同一切口的协调操作模式:使用特制的具有两个弯角的吸引器,利用吸引器的自然角度,使电凝钩始终位于吸引器的弯角内侧进行操作,术者左手握持吸引器,右手握持电凝钩,同时经主操作口进行操作。 2、全部血管采用鞘内分离,血管分离“骨骼化”。 全部肺动脉与肺静脉均采取血管鞘内分离的方式:吸引器与电凝钩配合操作,电凝钩打开血管鞘后暂不切开,将其钩起后用吸引器钝性向个方向最大程度推开鞘内疏松的结缔组织,再切开血管外鞘,血管游离达到骨骼化。 3、隧道式叶间裂分离技术。 从血管鞘内层次,建立沿肺动脉层面向前或向后的叶间隧道,结合内镜直线型缝合切开器,可以轻松的完成发育不全叶间裂的分离。 4、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 在全部肺叶切除操作中,游离肺下韧带后,先打开肺门后方纵膈胸膜,切断支气管上下缘的支气管动脉。 5、打开全部肺门周围胸膜协助操作。 6、肺血管与支气管处理的多方向多程序操作。 打开血管鞘清扫淋巴结,淋巴结与血管粘连多数仅与血管鞘粘连紧密,很少侵犯鞘内,因此在鞘内层次操作时,这种粘连的分离和淋巴结的清除可以迎刃而解。 7、近距离视野显露。 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适应症 1、 早期原发性肺癌。虽然近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和文献报道都证实胸腔镜下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清扫是完全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因而部分周围型 T2N1和T2N2的肺癌病例行胸腔镜下的根治性切除是完全可行的,但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目前国际上仍认为 IIa期以上的肺癌最好不要胸腔镜下肺叶切除。 2、 需行肺叶切除的良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症、肺动静脉瘘、肺梗死等。 3、 炎症、结核等疾病导致的局限性肺叶毁损需手术切除者,但通常手术难度更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4、 先天性肺叶发育不全等疾病出现症状需手术切除者。 5、 需要肺部切除的肺部转移癌。 四、 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手术程序 (一) 麻醉和体位 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左侧单肺通气。 患者90°左侧卧位,稍向前倾。术者站于患者前侧。 (二)切口选择 胸腔镜探查切口: 第 7 肋间 腋后线 1.5cm 主操作口: 第 4 肋间 腋前线 4.0cm 辅助操作口: 第 7 肋间 肩胛下角线 1.5cm 手术人员用记号笔,先将上述切口于患者体表进行标记。 术野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