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奕PACS/RIS系统功能模块简介PACS/RIS系统的业务工作流程相对整个医院其他业务流程较为简单,但技术实现难度大,如下图:主要工作流程如下:1)检查病人依据申请单和发票到分诊台进行登记,由登记医生将检查部位、检查设备类型和检查房间、费用等信息输入系统2)检查病人到指定的检查房间,检查医生在检查设备上通过WORKLIST功能取得待检病人的基本资料并进行检查3)检查完成后,检查医生在设备控制台上将图像传送到PACS系统的服务器保存4)报告医生在诊断工作站根据登记信息打开图像进行诊断并编写诊断报告5)报告审核医生在诊断工作站上直接审核报告并打印签名,住院检查报告通过审核后,会自动发送到申请科室6)发放打印的诊断报告给病人1.1.1.1检查状态的转换PACS/RIS系统对每一次检查从分诊登记到检查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定义了一种状态来表示,每一种状态在系统中都以不同的图标表示出来,并自动刷新显示,状态定义如下表:状态图标状态说明状态描述等候检查新的检查登记首先进入此状态正在检查表示检查设备正在对该病人进行检查,设备必须支持MPPS功能才能在系统反应出此状态检查暂停表示对该病人的检查暂停,检查并没有完成设备必须支持MPPS功能才能在系统反应出此状态检查中止表示对该病人的检查被中止检查完成表示对该病人的检查完成,但并没有传送图像到PACS系统,还不能进行诊断报告正在诊断表示PACS系统已经接收该次检查的图像,可以进行诊断并编写报告等待报告表示本次检查的图像已经被查看过,但并没编写诊断报告编写报告正在编写诊断报告,进入此状态的检查,其他用户不能打开同时编写此次报告,`如果报告编写完成并保存,直接进入“等待审核”状态,如果没有保存,将返回“等待报告”状态,如果电脑死机,必须等待30秒才能重新打开重写报告表示检查报告要求被重写或修改,一般由审核医生审核到不合格报告时指定的状态等待审核报告已经编写完成,等待审核医生审核,审核后将进入“等待打印”状态等待打印报告已经编写并经过审核,可以打印报告完成此次检查全部完成所有的检查状态随着检查工作的完成过程而自动变化,变化过程如下图:系统的总体框架PACS/RIS系统完全采用开方式的三层结构进行设计,可分开处理影像、系统应用和数据服务,中间件、DICOM网关随意扩展且相互容错、自动负载均衡,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充分考虑医院对系统架构的选择,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扩充中间件可以无限制地扩充存储容量且不会影响系统性能。功能模块组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库业务处理、中间件服务程序(MidWare)、登记预约终端、多屏诊断终端、视频数字化工作站、远程诊断终端、系统管理应用模块、影像归档管理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等等,功能结构如下图,下面对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及设计方案进行阐述。登记/预约/分诊模块登记/预约/分诊模块主要功能是登记检查信息,确定检查部位、检查设备、检查时间、检查费用等临床信息,提示护理人员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功能特点如下:快速输入检查所需的临床信息,每个用户可自定义输入法,支持按设备类型自动分配或手工输入检查号,重复病人自动列表提示;可直接从HIS中取得检查申请资料;支持申请单病症信息的输入格式自定义;支持检查号(条码)、排队序号、检查位置打印;支持申请单快速扫描,支持TWAIN标准接口的扫描仪;在用户操作权限许可的情况下可修改、删除检查资料;支持预约检查登记。影像诊断/报告模块影像诊断报告模块PAC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使用得最多的一部分,是诊断医生日常工作中用来浏览影像、书写诊断报告的工具。影像诊断报告模块具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和分析功能,提供丰富的报告单模块库辅助编写报告单。影像诊断报告模块通过用户端通信模块从MidWare获取影像数据,能同时连接多个MidWare并行工作,提高影像传输效率。1.1.1.2检查信息浏览功能支持快速查找和精确查找两种查找检查任务的方式,可输入多种条件组合查询支持对列表中的数据可以按检查号、姓名及拼音首字母、排队序号进行快速定位可分页查看每次检查登记资料、申请单和检查报告实时自动显示以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