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关于周永开先进事迹范文周永开先进事迹范文【篇 1】 花萼山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因为穷,当地人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生态破坏严重。”1993 年 11 月的一天,周永开首次上山,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在山上搞旅游的幻想瞬间破灭。 “要把绿色还给大山。”第二年,他花费数万元积蓄购买了一批树苗,在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带着两位退休干部踏上保护花萼山的征程。 1995 年初,为了对山上冬季资源再一次摸底,他带着一名向导徒步穿越花萼山,途经国家梁、小窝凼等险要之地,不小心深陷在积雪中动弹不得,经过紧急抢救才苏醒过来。“我找拐杖准备下床时,感觉杖底与以前不一样,提起看,多了一颗防滑铁钉。”谈起这件事,周永开依旧激动,“那些年,我的 19 根拐杖上都有老百姓悄悄钉上的防滑钉。” “莫砍树,不打猎,为了子孙后代要保护好山林。”周永开走遍花萼山 11 个乡镇 30 多个村,苦口婆心宣传。山上条件艰苦,巡山一整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晚上只能睡在垫着棉絮的木板上。在他带领下,项能奎等 5 位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 周永开的苦心有了回报,村民自发造林上百亩,林业部门在花萼山实施公益林项目,这些山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清风林。20 多年来,周永开护林 4 万余亩,种植清风林 1300 亩,花萼山在 2024 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5 年有一阵,周书记三天两头找我们开会,商量进展山木药材。”时任花萼山项家坪村文书的项尔方回忆。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周永开帮助群众进展起绿色经济。 花萼山的野生萼贝品质一流,能否人工种植?周永开买来种子,找到村民李如银:“老李,你先试种。我联系了一家中药材种植基地,你去学,费用不用操心。”如今的项家坪村,成立了川映萼贝专业合作社,萼贝年产值数百万元。 周永开先进事迹范文【篇 2】 2000 年的项家坪村,还没有一个高中生。一天,周永开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我们定向培育几个娃娃,帮助他们走出去。”最终,他选定 7 名学生,并联系爱心人士定向帮扶。对此,护林员蒋大超感激有加,现在,他的两个子女一个在万源纪委工作,一个在万源三中教书。 在周永开看来,捐资助学绝不仅仅是做好事,“这是培育我们事业接班人的大事”。一个六岁娃,父母打工时去世。看到孩子无依无靠,这个在反动派白色恐怖中眉头都不皱的铁汉,忍不住泪湿衣襟。“孩子的生活我来照顾!”一句带着党性温暖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