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的课文。用对比手法写是为了通过从前圆明园的辉煌壮丽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加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宠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范文,渴望能挂念到大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沟通、体会 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力量目标: ①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力量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宠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进展目标:培育学生宠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从前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猛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支配材料匠心。 【教学预备】 1.老师: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供应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 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争辩。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探究问题,深化学习课文,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题 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2.师生归纳,出示探究问题: (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圆明园如今是什么样子? 围绕上述问题听课文录音,留意听准字音。 二、围绕探究问题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 (1)自读课文 24 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来,读一读。 (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 归纳探究的问题: ① 为什么圆明园是举世有名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2、自主选择第 2、3 或第 4 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 3.汇报沟通,深化提高。 (1)其次、三自然段的汇报。 ①学生汇报。 ②老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富学生的学问,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圆明园从前的辉煌。 ③观赏图片,让学生朗读感悟,读出观赏、赞美、骄傲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 ①学生汇报。 ②老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雄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贵重的历史文物。”介绍一些历史文物(如马首、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