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自救》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成因,知道地震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 (2)通过活动,培育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了解地震的发生和造成危害的原因,培育学生科学进取的精神。 (4)通过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育学生的防灾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老师引导学生汇报) 二、讲授新课(老师引导学生汇报) 1、原因和危害 (1)、学生汇报关于地震形成的原因相关资料。(来自于课前网络搜集) 。 原因: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 逐渐形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 逐渐形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 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烈,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学生汇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水坝、楼房、损害人和动植物等。 如: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水坝、楼房、损害人和动植物等。 2、如何科学防护 (1)、老师介绍大地震来临时是有些征兆的,如地面颠动,人站立不稳,出现地声、地光等。 从地 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如何利用这十几秒钟来进行科学防护, 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如何利用这十几秒钟来进行科学防护,是非常重 要的。 要的。 (2)、以学校生活为例,学生分组讨论沟通地震来临时如何进行科学防护。 (3)、学生讨论沟通结果,汇报方法。 (4)、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演练。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评价找出不足。 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评价找出不足,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和互助精神。 和互助精神。 (三)老师总结,以演习结束活动。(拉响警笛 老师喊:地震啦。学生立即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