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及基本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检验技术基础核心专业课程。是学习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后续各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理学主要研究人体机能正常活动的规律及机理。(二)课程基本理念本标准按目标教学编写,通过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描述,展现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1.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导,以解决基层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遵循“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融知识传导、能力培养,并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注重与学生的岗位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2.以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及机能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①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让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重视实验、实习,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3D虚拟解剖系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活体触摸、血型测定、动物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养也得到发展。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增强教材可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本课程在检验师资格考试中的“基础作用”和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教材建设,构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体系和精品课程。2.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3.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评价。除了教材章后附习题,教材末附实习指导和模拟测试题外,还制作《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件、微课、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学云平台的方式进行网络化学习和评价分析,并通过显微镜下、模型、标本、活体触摸、血型测定、动物实验等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熟悉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及人体适应环境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3.掌握人体各部分的组成、位置毗邻和形态结构;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功能调节;各种因素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影响。(二)技能课程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认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2.熟练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3.初步掌握生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检查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测试方法。4.能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及生理功能。5.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能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素质课程教学目标1.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能力。2.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