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少年 成长战“疫”》观后感 《奎文少年成长战“疫”》观后感 初三二班韩璐彤 盯着眼前的电脑,想象着校园内空无一人的操场以及教学楼内空荡荡的教室,看不到操场上飘扬的国旗,本该喧闹的校园寂静无声,我恍然,是突袭 2024 年的这一场疫情,让一切都延期了。 本该坐在课桌前,面对老师听讲的我,改成了现在坐在电脑桌前,带着耳机死盯屏幕,间或匆忙记着笔记的我,这样的生活让我每天只会机械地重复,面对生活的朝气也日益消弱,仿佛本该如此。 可那节班会课却改变了我原有的在家中学习的状态,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课上班主任给我们播放了《奎文少年长战‘疫’》思政微课,记着班会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当我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我读过一本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今日我们将以“什么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来开始我们的班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词让坐在桌前的我疑惑了许久。 我看到了一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女护士剪掉漂亮的长发,剃成光头,在埋头工作时,还在下意识的捋她耳边的头发,意识到秀发不在时,也只能对自己自嘲一笑;年幼的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一幕幕在眼前闪过,却让人无法忘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厚厚的防护服,疲乏的神态,挡不住医者之美;坚毅的目光,依旧透射着必胜的光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 疫情中涌现的英雄数不胜数,如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他们坚持站在一线,冒着被病毒感染的危险,帮助患病人员脱离生命危险。可此时此刻听着耳畔老师那略显沙哑的嗓音,我却觉得不止在疫情一线的医生护士们,在电脑前的老师们也为这场疫情付出了太多。 老师们每天忙碌在教学一线。给我们讲课,批改作业,指出我们错误的地方;提醒我们仔细学习,老师们看着手机一一统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学习反馈情况,老师们没有上下班之分,有的只是不分日夜,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的身影。 疫情还没有结束,可中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我们每个人都该努力。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自学者和学生的差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在脑海中默读完这句话后,心中仿佛豁然开朗,在网上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没有了自我的约束,没有了脱离的母体的生命力,没有昂扬的自信力,学与不学,仿佛已没有太大差距。想着前几天的懒散无事,我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股强烈的罪恶感。我深刻的意识到此次疫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