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名师教学课件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将相和》教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渑、荆、卿”,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负荆请罪、能耐、声色俱厉”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组成,并能领悟 3 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敞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士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由简介《史记》引入,了解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体会三者间的关系。理解“负荆请罪”的含义,了解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1、文学有部宏大著作《史记》,其中有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今日学习的课文——《将相和》。 2、“将”指谁?“相”指谁?(廉颇、蔺相如)。(板书) 3、“蔺”字怎么写,还记得吗? 4、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一个是《完璧归赵》,一个是《渑池会见》, 一个是《负荆请罪》。(板书) 5、通过对《完璧归赵》的复习,初步了解蔺相如的品质。 (1)在三年级学过《完璧归赵》,你们确定对蔺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个词形容。 板书:有勇有谋 6、(读准“渑”mian)渑池是地名,在秦国境内。 7、结合图片从字面上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了解两人的身份。 (1) 今日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成语。(负荆请罪) “荆”是后鼻音,谁能读准?(jing) 指名读。齐读。 (2) 出示图片:这幅图画的就是“负荆请罪”的内容,你能借助图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吗? (3) 指图:图上的这位赤身背着带刺的枝条的人是赵国的将军廉颇,他是一员武将。他诞生入死,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板书:英勇善战) (4) 加上人名、身份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大将军廉颇背着带刺的荆条向宰相蔺相如请罪。)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1、读课文思考: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1)、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是什么?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 出示: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卿”qing 正音) (2)、引读:引起他们不和的缘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