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中同学读后感 500 字 瓦尔登湖是一潭清静而深邃的湖,这是梭罗心灵清静的状态。 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瓦尔登湖》读后感 500 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瓦尔登湖》读后感 500 字 1 连续不断的雨从灰沉沉的空中压下。霎时,世界电闪雷鸣,一片漆黑,心久久不能清静。干脆抓起来几个月前顺手丢弃的一本“废书”,心有旁骛地翻看。然而从第一眼起,便是无法割舍了的。 合上《瓦尔登湖》,雨稀疏不少,一股淡淡的墨香夹杂着清爽的湖水气息向四周漫开。各式的墨绿,青绿,宝石蓝,水印般地勾画出瓦尔登湖的轮廓。同样,渐渐,渐渐地,书主梭罗内心的感情也沉淀在这样一本书中。与其说湖的秀丽,倒不如说她美得寂寥,幽深。世人甚少踏入的地方,却是返璞归真的圣地。在那里,亲临自然,身心舒适;隐居避世,寻得安详;纵观天地,思考人生…… 正如我在一日暴风雨之间,有闲心接受从前反感的一本书,只有当一切都暗下来了,静下来了,才能读懂落日的美。我们对朝阳司空见惯,以至于当一载星辉来临的时候,反倒眼生。世间的事情也是一样,看惯了,自然不觉得惊异。以至于它是个错误,人们也被刺眼的阳光制服,无法区分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是劫是缘。一时的沦陷或许会造成终生圆满,只因光束过后,一切照旧,不会也不行能留下任何转变,却会深深,深深地扎根在你心,在你的脑海飘浮。记不起从哪儿看来的句子,大抵是这个意思:莲花当然好,我却愿化身为莲心。虽然清苦,也不刺眼,但若无莲心则断然不会有莲。如此醒目的字眼,这般警醒的头脑,当真叫人叹服! 《瓦尔登湖》读后感 500 字 2 我,静静地坐在树林之中,注视着不远处的那一汪湖泊,明澈而又清静。岸上一座木屋,朴实而又亲切。湖中漂着一叶扁舟,一个人静静地划着小船,目光沉静而孤独。木浆轻轻一拨,湖面泛起一阵涟漪,那顽皮的阳光,在水中跳动着,跳动着,跳向远方…… 偶然之中,翻开了一本书,瞬间被恬淡清静的生活所吸引,疯狂地宠爱上了大卫·梭罗在那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单独在自己建筑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深思,写作的简朴生活。 梭罗 1817 年诞生,在他十六岁时进入哈佛高校就读,其思想深受爱默生的影响,成为了当代出名的自然主义者与哲学家,提倡回来本心,亲近自然。1845 年,28 岁的梭罗为了逃离城市的吵闹,躲避金钱的束缚,只身来到距小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单独生活,在自然中找回最初的自己。 渐渐的,我的灵魂沉醉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