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7 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学社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另一个量的讨论,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究项目。联系本单元的第 1 课,继续讨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讨论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体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知道了有些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知道了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具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的思维难度不太大。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关注,只落到物体的本身,如大小、形状、轻重等,很少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本课将引导学生展开对另一变量——液体密度的讨论,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究项目。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和方法: 1、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究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究未知液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总结归纳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 马铃薯若干,烧杯 10 个,食盐若干,白糖若干,酒精灯 10 盏,火柴 10 盒,搅拌棒10 根,铁匙 10 个,小匙 10 个,滴管两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马铃薯 2、提问:马铃薯是我们平常吃的蔬菜,今日我们把马铃薯拿到课堂上,老师这还有一杯液体,想一想,我们可以讨论什么问题 3、讲述:今日我们就来讨论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马铃薯的沉浮 1、预测:假如把马铃薯放在这个装液体的杯中,你们猜它是沉还是浮呢说说你猜想的理由。 2、演示:谁同意上前面来试一试,请大家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板书:观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