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_第1页
1/14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_第2页
2/14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_第3页
3/14
1 实验一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迷宫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 2.学会使用迷宫。 3.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规范。 二、仪器与材料: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713型迷宫装置 三、方法与程序 1.将主机与附机EPT713迷宫装置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调节遮挡板,以使被试不能看到盲道。 2.主试根据显示屏内容设置:联机模式→学号→姓名→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具体设置可参阅《EP2004心理实验台使用说明书》中的“EPT713迷宫”)。 3.指导语为:“这是一个迷宫实验,你要在排除视觉条件下,尽快学会走迷宫,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期间若触棒进入盲巷并到达盲巷终点,仪器会发出蜂鸣声,并计错一次,到达终点、会长鸣一秒。当你连续三次无错走完迷宫,主机背后黄色指示灯亮,提示实验结束”。 4.被试看到绿色指示灯后,手握触棒(使用优势手),由主试带入放在起点位置,按指导语提示,开始测试(仪器自动开始计时),直至连续 3次无出错走完迷宫。黄色指示灯亮,提示实验结束。 5.主试查看实验数据并记录。 四、结果处理 1.列表整理结果,把每遍所花时间及错误次数记入下面的记录表中。 学习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需时间(秒) 错误次数(次) 2.根据结果,按时间和错误次数两个指标分别画出练习曲线(如下图)。 0510152012345678910学习遍数错误次数 五、讨论 1.本实验自变量是什么?为什么在实验前要对所用的自变量进行操作定义? 2.本实验因变量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本实验的练习曲线,分析在排除视觉条件下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 4.分析迷宫学习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 2 实验二:绝对阈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用两点阈从一个侧面表示触觉绝对阈限。 2.测定手背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 二、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 EPT506 型两点阈测量器,EPT713 型迷宫。 三、方法与程序 1.主试事先拟定好实验顺序。刺激两点距离从0~15mm,渐减系列和渐加系列的每次起点不同,增减序列按随机原则,做20 个序列。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两脚垂直地、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手背上,对被试试测几次,要求被试根据感觉报告“两点”或“一点”,分不清也需报告(仅两种报告结果)。正式实验前,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按事先拟好的刺激序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