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技术的应用 一、臭氧的基础知识 1 .臭氧性质 臭氧(化学分子式 O3)又名三原子氧,因其有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在游离时的能量在瞬间产生强力的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对细菌、病菌、真菌、霉菌芽胞、病毒等微生物都具有极强的杀灭力。 能迅速将细菌和病毒杀灭,灭菌速度是氯的300-600 倍,紫外线的3000倍。 臭氧为弥漫气体,消毒无死角,故消毒杀菌效果好。 多余的臭氧可以很快分解成氧气,故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 .臭氧杀菌消毒机理 (1 )臭氧杀菌机理 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2 )臭氧灭活病毒机理 以氧化作用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 RNA 或脱氧核糖核酸 DNA 物质而完成的。 臭氧水灭菌情况有些不同,其氧化反应有两种,微生物菌体既与溶解水中的臭氧直接反应,又与臭氧分解生成之羟基 OH 的间接反应,由于羟基 OH 为极具氧化性的氧化剂,因此臭氧水的杀菌速度极快。 3 .臭氧的毒性、腐蚀性及安全性 (1 )臭氧的毒性 臭氧是无毒物质安全气体,谈到它的毒性主要是其强氧化能力,在浓度高于1.5ppm 以上时,人员须离开现场,原因是臭氧刺激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的应激性反应,严重的会造成可逆性伤害,为此,臭氧工业协会制定卫生标准: 国际臭氧协会:0.1ppm,接触 10 小时 美 国:0.1ppm,接触8 小时 德、法、日等国:0.1ppm,接触10 小时 中 国:0.15ppm,接触8 小时 以上是人在臭氧化气体环境下的安全卫生标准,其浓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可视为基准点。 文献报告,臭氧浓度在 0.02ppm 时,嗅觉灵敏的人便可觉察,称为感觉临界值,浓度在 0.15ppm 时为嗅觉临界值,一般人都能嗅出,也是卫生标准点。当浓度达到 1-10ppm 时,称为刺激范围,10ppm 以上时为中毒限。 事实上安全使用臭氧完全可以保证人的健康不受危害,相反,在呼吸 0.1ppm以下浓度臭氧时,对人体会有保健作用。臭氧应用一百多年来,至今世界上无一例因臭氧中毒死亡事故发生。 (2 )腐蚀性及安全性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臭氧可以氧化很多金属,铝、锌、铅与臭氧接触会产生氧化腐蚀,但含 25%Cr的铬铁合金(不锈钢)基本上不会受臭氧腐蚀。 臭氧对非金属材料也具有腐蚀作用,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