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工作感受 7 篇 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工作感受 对口扶贫协作书写共同富裕华章 2 月 25 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进行。以扶贫协作为代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同时,一组与扶贫协作有关的数据令人感动: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东部 9 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 1005 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 1 万多亿元。 闽宁镇,信任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今年初在一些地方卫视和网络平台播放的 23 集电视连续剧《山海情》,就是以闽宁镇为原型而拍摄的,电视剧讲述了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贫困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分批搬迁到首府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建立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并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克服种种困难,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金沙滩”的故事。剧情浓缩了异地搬迁、对口帮扶、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内容,是全国上下脱贫攻坚战役的生动反映。 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奋斗追求。由于地理条件、区位优势等因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展起来了,但广袤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还需要先进地区、发达地区施出援手。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对口扶贫协作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共同富裕华章! 美好生活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全国累计选派万个驻村工作队、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 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特别是大量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中坚力量。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从学校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基层干部,动员村民搬迁,带领村民致富,受了很多委屈,但他仍然坚定信念,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在基层,这样的党员干部比比皆是。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金坵村,从 1985 年到现在,四位村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确定了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进展定位后,就一张蓝图绘到底,让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 200 元的“小山村”成为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小康村”。正是这些身处一线的“小角色”,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让我国耀眼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