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_第1页
1/11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_第2页
2/11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_第3页
3/11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 2010-07-27 12:08 来源 :期货日报【大中小】 ——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中浦院“期货市场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从 1978 年美国的《航空管制取消法案》颁布以来,随着全球航空自由化的发展,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航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而参与航油套期保值已经成为全球航空业普遍采取的办法。通过航油套期保值交易,航空企业能够锁定航油成本、稳定经营,从而支持企业持续发展。作为廉价航空公司的代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以低成本运营模式获得了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是美国唯一一家自 1973 年以来连续 36 年都盈利的航空公司。即使是在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引发的航空运输需求急剧萎缩的恶劣环境下,西南航空仍然取得了 1.78 亿美元的净收入。西南航空的成功,除其一直秉承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和设备的高利用率以外,一定程度上还要归功于公司长久坚持的航空煤油套期保值策略。1999 年以来,西南航空因航油套保业务已经节约了大约45 亿美元的油费支出。 一、国际航空业航油套保实践 1.国际航空业航油套保历史 欧美航空公司使用航油价格风险管理技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由于石油产品之间价格高度相关,同时也由于没有合适的场内航空煤油期货和期权市场,航空公司基本上都使用基于原油、燃料油等相关石油产品的衍生工具来对冲航油价格风险。美国全美航空、美国大陆航空、德国汉莎航空等都参与了航油套期保值。20 世纪90 年代,套期保值在航空业的应用更为广泛,大多数欧美航空公司都对一定比例的航油进行了套保,有些公司甚至从石油行业聘请专家来指导他们的套期保值业务。 2001 年美国“9·11”事件以后,伴随着信息产业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引发了航空业的系统性风险。此时,投资银行、能源公司等航空公司的交易对手开始谨慎地对待航空企业的衍生品交易,纷纷提高了抵押的比例和衍生品合约的价格,同时由于害怕违约而拒绝与信用评级较低的航空公司进行交易。因此,导致一些航空公司由于没有足够的信用和资金来建立套保头寸,退出了套期保值的行列。 以美国西南航空和德国汉莎航空为代表的航空公司坚持持续、系统的航油套保操作,虽然在油价大涨大跌的 2008 年,全球主要的航空企业套期保值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但是,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由于套保业务浮亏有限,仍然保持了盈利。 2.航油套保是航空企业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航油套保:护航美国西南航空低成本运营模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