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螺旋桨修理 本工艺可供直径 800m m 以上的铜质合金螺旋桨勘验、修理、安装及检验使用,其他材质螺旋桨可参照使用。 1、 船用螺旋桨修理勘验工艺 1.1 桨修理勘验可以就地检测,也可在桨拆卸后进行。通过目示、敲击声音、探伤及测量等方法对不同缺陷进行勘验。 1.1.1、 螺旋桨表面目视检查: a) 桨叶表面光洁情况,参照新制螺旋桨表面粗糙度(见表 1),适当降低要求; b) 桨叶表面磨蚀情况,尤其是吸力面是否有气蚀现象; c) 桨叶边缘有无缺口、碰伤、断边; d) 桨叶及桨毂表面有无明显裂纹; e) 桨叶及桨毂表面因磨蚀而显露出来的铸造缺陷; f) 桨叶弯曲、卷边及整个叶面平整情况。 表 1 适用范围 螺旋桨规格 表面粗糙度 Ra S 级 1 级 2 级 3 级 桨叶 0.3R 截面向外的表面 中、小型 1.6 3.2 6.3 12.5 大型 3.2 6.3 6.3 12.5 桨叶 0.3R 截面向内的表面 中、小型 1.6 6.3 12.5 25 大型 3.2 12.5 12.5 25 桨毂表面 大、中、小型 6.3 12.5 25 25 1.1.2、 桨叶面在未经清理条件下,可以用小锤轻击叶面,根据声音可判定桨叶有无裂纹存在。 1.1.3、 桨叶及桨毂在清理光洁后,可以采用着色渗透法对有怀疑处的裂纹检测,判明裂纹的数量、形状及长度。对允许焊补区域的裂纹,都应进行挖铲或钻孔,探明裂纹深度。 1.1.4、 根据在螺旋桨不同部位产生的缺陷导致不同的危害,程度,通常将螺旋桨表面分为三个区各区域允许存在的缺陷提出不同的要求。 1.2、桨毂检查 1.2.1、凡是螺旋桨锥孔与尾轴锥体配合出现松动或液压螺旋桨拆卸时出现漏油,无法建立拆卸所需要的油压时及拆卸后尾轴锥体存在超过 30%以上的锈蚀时,应检查桨毂锥孔与桨轴锥体配合部件的情况。一般装配要求接触面积在 70%以上,且应均匀,每25m m ×25m m 面积上有 3—4 个接触点;液压套合的要求更高一些。凡接触状况很差,且有严重锈蚀,应考虑与桨轴重新研配。 1.2.2、桨毂锥孔表面不允许出现凸出的硬疤、咬痕。重新装配时,表面应清理一净。 1.2.3、桨毂表面及前后端面有无裂纹产生。个别短小裂纹,经挖铲、钻止裂孔方法,允许存在;凡发现较大裂纹需要焊补时,必须采取经认可的工艺。 1.2.4、调距桨桨毂上,当桨叶固定在转盘时,其叶根部与桨毂间的密封性应进行拆前检查。 1.3、螺旋桨经修理后的检测 1.3.2、螺旋桨凡经断边接补和面积 堆焊等修理,均应做静平衡试验。 1.3.1、螺旋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