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文化概论)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文化概论)_第1页
1/23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文化概论)_第2页
2/23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文化概论)_第3页
3/23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 目录 一、总述 历史依据 二、渔民的日常生活 1 .服装 2 .饮酒 (访谈) 3 .吃鱼习俗 (访谈) 4 .渔家禁忌 5 .渔民的信仰 (访谈) 6 .语言 7 .思维方式。 三、开渔节 1 .开渔节是与禁渔期 2 .渔农兼作 四、渔民的海上生活 1 .船员 2 .出海 3 .船上饮食 4 .海难 巴曹(“拜鬼儿经”的活动) 访谈 五、现在渔民对于渔业方面的了解 (访谈) 六、启示 七、参考书目 一、总述 海滨 自古以来海洋被冠以各种名称:“生命的摇篮” 、“ 资源的宝库” 、“ 五洲的通道” 、“ 风雨的故乡” 、“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如今,我们透过一群人的身上看到它的历程。他们不是历史学家,却熟悉每条鱼的繁衍历程;他们不是地理学家,却徜徉在瀚海波涛之中;他们不是冒险专家,却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只能从他们的生活方式中看到源远流长的大海上激起的朵朵浪花。 早在1 8 0 0 0 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海洋打交道,过着拾贝抓鱼的渔猎生活。7 0 0 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风帆、舵、桨,开始驾舟出海。殷纣王曾率大军过江、涉海征伐人方(地在今山东)。春秋战国时代,利用海洋致富已被有识之士所意识,韩非子有“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名言。 但是受封建统治的影响,渔产业在古时候并不兴盛。中原农业文化影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了“海禁政策”;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官方没有海禁,对民间航海业限制;清朝 时实施“迁海政策 ”目的是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隔绝郑成功与沿海百姓的交往,而下令沿海百姓向内地迁移。 不过古人留下了众多描写海洋的诗词作品,如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足见海洋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渔民的日常生活 鱼市 范仲淹有诗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自古以来,渔民的船家生活总是缥缈不定的,“一条船、一家人、一辈子”是传统渔民一生的写照。但巴曹这儿的生活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离船上岸的渔民们,不仅结束了风雨漂泊、四海为家的苦日子,而且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过上了幸福和安定的生活。只有在开渔时离家个把月。而那些他们出海的战利品都是渔民生活历史的“活化石”。 鱼到码头 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苍南渔民生活中的海洋印记(文化概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