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徐永亮摘要:目前中学生思想教育,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十分严重,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从而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本文针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给广阔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教育 现状 对策中学时代是一个生理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历来是教育部门的一大重点和难点问题。怎样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进展的人,是摆在我区广阔老师面前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思想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要常抓不懈,讲究方法,灵活多样,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且耐心,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思想能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进展。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而且是终身老师。在长期家庭生活中,家长思想道德的修养状况会给子女提供榜样和示范,感染子女的思想道德。父母的养育态度与子女的思想道德形成有关。良好的养育态度可以是子女朝着积极主动的、友好安定的方向进展,否则将导致子女的攻击性、抵抗性的增强等。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有教子成才的强烈欲望, 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其缘由有三: 一是依赖于学校教育, 以为孩子上了学, 有老师管教就行了; 二是监护人只护不教, 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的, 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 只是管吃管穿, 时儿简单地问问学业情况, 思想道德教育谈不上。一些在家的父母成天带晚打麻将、玩扑克, 也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三是有的家长教而无方, 虽然既注重孩子的学业, 也关注孩子的思想, 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往往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但达不教育的目的, 还疏远了孩子与家庭的关系。这是个别学生赌气弃学、离家出走的主因。近年来,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的中学生,由于隔代教育的缺陷,使学生个人主义行为得到蔓延,意志越来越薄弱,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束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看问题偏激, 与人相处任性,缺乏理智,很容易情绪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所适存,有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无能为力,垂头丧气。穿着装扮刻意追求时尚,不切实际地追星。花钱如流水,不体恤父母赚钱的辛苦。社会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