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夏季养“长”有讲究|养三只乌龟有讲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夏季,天地之气使万物的生命充满了生长的动力,所以说,夏季养“长”(成长)。大家都知道,四季都可以养生,但其实质是不同的。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夏天的条件差,夏“长”也会不足,夏天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就是培育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热力。春季养阳,可使生命有生发的活力;夏季养阳,可使生命充满成长的动力。一个人总是生机勃勃,当然也就健康长寿。 在我国中原地区,夏季是从立夏开始,一直到大暑,一共 3 个月。我们形容夏天的太阳是“赤日炎炎”,夏季气候的特点是酷暑闷热。因此,中医说夏季是阳中之阳,阳中之太阳。 夏季,大自然万物都是繁密茂盛,物华秀美,人体也充满生机,活力达于外。夏季天地之气也给生命补充了动力,这就是夏季的养长之道。夏季的养长之道,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对于天之道,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是,根据自然规律行事,就健康长寿;反之,则体弱多病。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说到物质,不外乎饮食起居;而精神,无非喜怒哀乐,下面我就分别叙述一下。 饮食起居方面 在饮食上,适当吃一些温性食物,多吃清淡的菜蔬;不宜多吃辛辣、热性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肥腻厚味食物。夏天,人们常用凉性的绿豆汤等食物来解暑,但也要适可而止;中老年人对生冷瓜果、冰镇饮料,更应敬而远之。因为,饮食过于寒凉,就会减弱春生、夏长之力量。当时可能不觉得怎样,几年以后,生命活力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春夏季节服用苦寒药物,比如黄连上清丸等也不宜过量。 春夏养阳,也不能太过分。不仅饮食上不宜多吃辛辣、热性的食物,在药物治疗、进补时也得倍加小心。比如,用人参、鹿茸,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热性药时,达到启发生长之气即可,万万不可多服久服而引动邪火。 在夏季,除了饮食不宜贪凉之外,乘凉也不宜太过。夏季,酷热难耐,差不多家家都安装了空调、电扇。而我认为,空调冷气不能日夜开放,也不宜温度调得太低,更不能直对人吹,尤其是患有关节炎、脾胃虚弱或其他慢性疾病者。实在热得不好受时,摇一摇扇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既能消除暑气,又可活动关节。 若是吃寒冷饮食太过,服用寒凉药物太多,乘凉吹风太贪,那就要得寒性疾病了,如胃寒胃痛、食少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胸闷心痛、哮喘、畏寒肢冷、关节冷痛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