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的视角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片断及思考_ ---------------------------------------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老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制造性地处理教材,并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片断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现在你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长方体,虽然形状不一样,但这些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你们想讨论吗? 学生讨论长方体的特征,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讨论,或与同组学生一起讨论。 师:你们有发现吗?和组内同学沟通一下。 学生间互相沟通自己的发现。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1:我们组发现了每个长方体都有 12 条棱。 师:你来数一数。 生 1:1、2、3、4……(数得很无序) 生 2:老师,我和他数的方法不一样。我是这样数的(指着长方体的棱),横着的有 4条,纵向的有 4 条,竖着的有 4 条,一共有 3 个 4 条,是 12 条。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 3:这种方法好。数得有顺序,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生 4:我们组发现长方体有 8 个顶点,6 个面。 师:谁来数一下? 生 5:1、2、3、4……(有意识地按顺序数) 生 6:我们还发现了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前、后两个面一样大,左、右两个面一样大。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上下、左右、前后这 3 组面完全一样的? 生 6:老师,我是用尺量的,上面的面长是 8 厘米,宽是 6 厘米,和它对着的下面这个面长也是 8 厘米,宽也是 6 厘米。我又量了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也是这样。 师:用量的方法知道的,好方法! 生 7:老师,我和他的方法不同。我把一个面画在纸上,再用和它对着的面放在上面比一比,我发现它们一样大。 生 8:我把我们组两个一样大的长方体上、下两个面放在一起,也发现一样大。用同样的方法比出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一样大。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发现了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而且还能用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方法来证实自己的发现,很会学习。 【思考】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自我探究、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接受老师的给予。在这里,老师将静态的知识转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探究活动中,亲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