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_第1页
1/9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_第2页
2/9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_第3页
3/9
1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一、南泥湾精神的由来〃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人们永远铭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20 世纪 30 年代末,伟大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双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严重威胁之中。由于敌人顽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边区人员的迅速增加,再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使得边区各方面,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非常严重。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2年 2 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全国各个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0 年 5 月,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南泥湾勘察,决定在此屯垦自给。1941 年,大生产运动从陕甘宁边区铺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开荒种地,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军民的生产热情。这年 3 月,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八路军三五九旅由王震旅长率领,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短短的三年,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小江南”,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不仅逐步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而且在 1944 年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担。1943 年 2 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该旅 4 位领导干部题词,给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命名为“发展经济先锋”。同年 9 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视察了南泥湾,毛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